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51章(2 / 2)

哎!这是自然。虽然这样答应,村长心里还是有些发愁的。

霍家住的地方周围大部分都是外姓人,这挨着霍家往外找,族里肯定会有意见。

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,这是将军的意思,谁敢不从,只不过要跟族里多磨磨嘴皮子罢了。

卫云按着霍成说的拿了一百两银子给村长,这是跟霍成商量好的,村里人手中没银子,就算有心给这些人做好的,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而只给一百两,也是防止这些人不尽心,若是谁做的不好,这后续也好换人。

村长哪里看不出来他是什么意思,当下保证又保证,立了军令状,这才揣着银子走了。

他进去的时间不长,奈何顾大娘和霍大伯一家在外头都要急疯了,一见人出来就立马围了上去,七嘴八舌的问了不少。

村长怀里揣着一百两的银票,生怕一个不小心给丢了,那就是把他们一家卖了都赔不起,这一窝蜂的围上来,就怕有点什么意外,急的大冬天的一头汗。

好不容易把人劝住了,又解释了半响,这才让大伙都散了,只留下了顾大娘和霍大伯一家。他是个会来事儿的,卫云他们把事情交给他,那是看得起他,他也得投桃报李不是?

村里人是个什么情况,村长再清楚不过,说包含坏心那是没有的,但是穷怕了,做事情就难免有些抠抠搜搜的。他既然立下军令状要把这事做的漂漂亮亮的,就难免得找人做监工,好歹也是个威慑不是。

这人选最合适的就是顾大娘和霍大伯一家,除了这两家,他还想把丑哥儿一家也加上,这几家是村子里跟霍家关系最好的,人品又都信得过,再合适不过了。

事情交给村长,卫云心里的石头也放下了不少,院子里霍成两个也停了下来,白衡蒲扇般的大手用力在霍成背上拍了拍,大笑道:不行啊,你这身手可是比在大营里差多了。

一旁的几个亲卫也起哄道:就是啊大成,怎么,这夫郎孩子热炕头呆的太舒服了,没一点危机感,这可不行!

嘿!那你以为人家跟你一样,孤家寡人一个啊?

那咱们是跟人家不能比,咱们这一天到晚闲的天天操练自个儿,人家可是操练别人不是

白衡瞪他们一眼,紧张兮兮的悄咪咪看了看紧闭的房门,生怕这群嘴无遮拦的混账把慧王招惹出来,要是他家宝不让他上榻,看他怎么收拾这群小兔崽子。

一旁的卫云也没想到这些人能这样,闹了个大红脸,倒是霍成有些懊恼,一群汉子天天在大营里头,生里来死里去的,说话都是随心所欲,黄腔都开惯了。他这回来一年多,倒是把这事儿忘了个干净。

几个闯祸的都知道自己说错了话,立马打着哈哈闭了嘴,没一会儿就找了借口一个个溜了。开玩笑,不溜等将军收拾他们吗?他们将军可是最讨厌别人在他面前开黄腔了。

卫云借口去照顾小平安,也赶紧溜回了房。

慧王如今已经被白衡从正房抱进了厢房,这是他自己坚持的,这房子显然是新盖没多久,他一个客人家,大大咧咧的住主人家的正房,这主人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,怎么着都有些不合适。

白衡瞅着霍成,颇有些感慨,这人在大营的时候是出了名的沉默寡言,上了战场却格外拼命,要不是如此,他也不会注意到手底下这个无名小卒。

可如今呢,比在大营那会儿看着讨喜多了,这人嘛,果然还是要有个喜欢的人,才能有所顾忌,不至于过于无畏。

你打算以后怎么办?就这么天天种田啊?白衡问霍成。

霍成点点头,语气虽然淡淡的,却很是满足,踏踏实实的种地,努力挣银子养活这一大家子,我觉着挺好。

白衡闻言也笑了,咂咂嘴颇为有些艳羡。

曾经在无数个难眠的夜里,他也曾经幻想过干脆不管这一摊子烂事,跟慧王远走高飞,过着平和幸福的田园生活。

但也只是想想而已。

慧王这样有志有才的人,绝不会愿意将一身本领埋没,他也放不下背负着的血海深仇。更别提慧王娇生惯养,若是让他来种田,怕是一日就要撂挑子不干。

他自己也一样,天生就属于战场,也习惯了刀光剑影尔虞我诈,根本过不来这种平淡的日子。

但人各有志,不适合他,却是适合霍成的,看这人如今这副满足的模样就知道了。

他拍拍霍成的肩膀,鼓励道:那你加把劲,多挣些银子买些地,回头当个地主也挺好。

霍成笑笑,把院子里被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一收好,这才回屋去找卫云。

小平安刚睡醒,正是精神的时候,霍成一推门就听见了他咯咯的笑声,夹杂着卫云轻声逗弄的声音,神色顿时温柔了许多。

怎么穿这么少,赶紧把厚衣服重新穿上,别一会儿再着凉了。卫云顺着开门声望过去,见霍成身上只穿着一层夹衣,忍不住担心。

霍成也不辩驳,老老实实的一边披衣服一边问道:事情都跟村长说过了?

卫云点头,说过了。这会儿怕是人都找好了,你也知道他,办事儿向来利索。

那倒是。霍成很赞同他的话,想了想道:那三百两银子我打算还回去一百两,将军手里头也不富裕,朝廷亏兵饷不说,兄弟们战死或者残了,抚恤银也是要克扣一部分的,这部分都得将军拿出来,这一百两能补好几个兄弟的抚恤银了。

这事儿你做主就成。卫云说,倒是慧王跟将军我有些发愁。

怎么了?

刚才邢阿么还来问我,晚上做点啥好,你说这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,慧王还好说,他身上带着伤,许多东西都不能吃。可将军可是生龙活虎的,咱们又做不来那精致稀奇的,也不知道将军会不会嫌弃。卫云有些苦恼的说道。

霍成闻言笑着安慰他:放心吧,打仗那会儿什么东西没吃过,饿的啃草根也是有的,将军不是那种挑剔的。

他这话说得一点没错,晚饭做的都是粗茶淡饭,虽说丰盛,但烹饪的手法都是百姓家里惯常的手法,白衡吃的很是欢实。

除了慧王还是嚷嚷着要吃肉,这顿饭可以说吃的是宾主尽欢。

村里今晚上也像过年一样,弥漫着浓郁的肉香。大家伙好不容易才有这一次挣银子的机会,能选上的都是村长跟顾大娘他们千挑万选的。这要吃饭的又都是军爷,哪有不尽心尽力的,甭管厨艺是寻常还是惊艳,大块大块的肉那是足足的,吃的大伙满嘴流油满足不已。

村里人还没做过这么划算的买卖,不仅能挣钱,自家还能跟着天天吃肉吃的肚皮滚圆,一个个都盼着这些人能多呆几日。

但朝中之事紧迫,慧王失踪这许多日已是掀起了轩然大波,各方明争暗斗你来我往,那叫一个激烈。

前边九十九步都已经走了,慧王决不允许在这最后一步有什么差错,是以不过养了七八日,待身上的伤略好了一些,慧王就迫不及待的踏上了回京的路。

这几日在他不算长的生命里是少有的宁静闲适,不用去思考许多,每日除了吃和睡,就是跟白老实腻歪,竟让他有种想要这样到地老天荒的错觉。

但错觉总归都是错觉,他总还是要回京,坐上那张象征着权利与地位的龙椅。

他们离开那日,天气很好,阳光少有的灿烂,照的人心里暖融融的。

慧王在李家村的消息早已被传的人尽皆知,县令也不止一次的来拜访过,可惜每次都被拦在了门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