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啊,想和大汉的商人做生意,想要把手中的皮毛等物换成钱财,那就少不得和商贾们打交道。
和朝廷的商队打交道。
到时候有了切身的利益,他们还不得上赶着学?
不学?不学就听不懂,就没办法交易。
为了自身的方便,他们也不会不学。
深深看卫绾一眼,栗奔心里不禁对他刮目相看。
没想到,这个儒家出身的卫绾,还暗含着法家的霸道。
“强行让匈奴人学习,会不会太激烈了些?”
语气带着些许的质疑,栗奔开了口。
“匈奴人向来桀骜不驯,对于这样的人一味采取柔和的态度只会让他们轻视。”
“并不会真正臣服。”
“怀柔政策加上霸道,才能更好地贯彻!”
卫绾眼神坚定回答。
刘荣听到这话,嘴角微微勾起。
卫绾这话虽然霸道,却说进了自己的心坎里。
“匈奴刚刚征服,他们有些人会跳出来反对,闹些乱子很正常。”
“这都在预料之中。”
刘荣缓缓开了口,给这件事下了定论。
“卫绾说的不错,一方面给他们互市,采取怀柔之策,另一方面严宇政令,让他们知道如今天下的主人是谁。”
“恩威并举,上上之策。”
“恩威并举…”嘀咕了几句,栗奔眼神逐渐明亮:“陛下此言,高明呀!”
仿佛手中真的有大棒,栗奔虚空挥动了一下:“就该如此!”
卫绾听到这话,顿时翻了个白眼。
心道:栗丞相,你转变的可是够快的!
“那就这么说,朝廷律令为先,商队为后,律令匈奴之地改用汉话、汉字。”..coM
思索了一下,刘荣接着说道:“至于说让谁去教导那些牧民,朕看朝廷同样可以出台一个政策。”
“凡是科举落地学子,皆可前往教学,执教三年者,可破格录取为朝廷栋梁之才,教化一方。”
刘荣看向两人:“如何?”
“可行。”栗奔点点头,并无意见。
“可行。”卫绾面带微笑,也同意了。
这些个学子既然能参与科举,肚子里都是有些东西的。
不过,朝廷科举择优录取,名额有限。
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取士。
给他们一个机会,让他们在那蛮夷之地执教三年教导匈奴人,回来之后便可任命一方。
也是良法。
那些学子听到有这办法,肯定会欣喜若狂。
争先恐后前往!
要知道,朝廷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,每次录取的人那都是有数的。
那么多人考科举,录取者寥寥而已。
剩下的只能回去再考。
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。
现在有机会另辟蹊径,他们还不得牢牢抓住这难得的机会?
“这下学子们可是有福了!”栗奔抚着胡须,笑呵呵说道。
“陛下天恩浩荡,咱们做陛下的臣子那可是几世修来的福气!”
卫绾恭维一句稍作停顿,拱手向刘荣建议道:“不过,此事虽是一举两得的善举,臣建义届时仍需考验一二方可让其为官。”
“避免有人敷衍行事。”
不错,卫绾说的很有道理。
从古至今不论任何时候,都有偷奸耍滑的。
这样的人大有人在。
为了杜绝这种情况,遴选筛查确实很有必要。